中国电信再一次加快了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
文汇报| 2021-12-22 10:19:51

近日,中国电信首届科技节·长三角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龚勃在会上致欢迎辞。在本届论坛上,中国电信长三角省公司及专业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电信长三角创新联盟”。这也标志着中国电信继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荣获6项大奖后,再一次加快了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

据悉,未来“中国电信长三角创新联盟”将聚焦云网、大数据和AI、网信安全等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以科技创新有效推动5G新应用、新场景的不断落地,与上海的全面数字化转型需求形成同频共振,助力申城打造世界级5G创新策源地。

5G+智慧医疗,为民生健康赋能

“儿子说他最近老是感觉耳鸣,所以我今天特地请假从金山赶过来就诊,早上6点多就出发了。”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来自金山区龙胜东路789弄的市民徐先生告诉笔者: “不过最近看到新闻里说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联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研发的‘基于5G+AI的眼耳鼻喉疾病远程诊断’案例荣获了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二等奖,成为公认的5G智慧医疗示范标杆。相信在不久的以后,我们金山市民看病不用再长途奔波,只需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作为我国5G+智慧医疗领域的先行者,早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就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建成了“全球首个双千兆智慧医院”,并不断探索各类5G+智慧医疗场景的落地。如今,在“十四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健康中国的政策指引下,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作为重要民生领域应用,将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动能。

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专家介绍,通过“一张网、两个平台、数款设备”电信5G网络低时延高可靠的独特优势,不但为实时诊疗提供了强大的通信保障,也让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远程诊疗方面遇到的难点迎刃而解。

由于传统4G网络的时延较高,网络带宽也很有限,医疗专家在远程医疗平台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病历信息和静态医疗影像图片进行诊断。由于传送的数据延时较大,很多实际诊断工作会受到很大限制。而如今,通过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为该院搭建的5G+远程医疗虚拟专网,患者即便是在基层医院做检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专家也可以直接通过“基于裂隙灯显微诊断设备的远程会诊平台”和“眩晕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实时看到影像报告,实现了不同医院间的诊疗信息打通,让患者的远程化、精准化诊断梦想成为现实。

徐先生表示,虽然随着上海智慧城市的发展,如今的市民早已习惯地通过自己的5G手机进行挂号、就诊,医疗体验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当碰到疑难杂症时,还是需要跑到三甲医院现场就诊,这对于不少居住在郊县甚至外地偏远地区的普通市民来说,仍是一桩颇为麻烦的事情。而中国电信上海公司5G网络的迅速普及,则让市民看到了改变的希望。“我用上4G手机后没多久,看病就从一早去医院排队挂号变成了4G手机网上预约挂号。现在我们全家都换成了5G手机,相信通过中国电信上海公司5G网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远程智慧医疗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除了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服务的5G远程诊断外,中国电信上海公司5G网络还与医疗救护车融合,实现“上车即入院”的就医新场景。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基于5G的新生儿急救转诊模式创新示范平台建设与试点应用”项目为例,它由新生儿5G智能急救转诊舱、急救调度平台、120救护车、救治指挥中心、转运团队及专家团队等组成,覆盖了转诊前、转运中、转诊后的急救全流程。

在传统就医模式下,患者只有在救护车到达到医院后,才能开始进行全方位监护和医疗救助。但对于医疗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往往在救护车来回往返的途中,就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窗口。现在通过电信5G技术,基于5G+区块链的疑难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诊系统实现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前移,急救转运过程中患儿的生命体征等信息就实时传输到医院救治指挥中心平台,让专家提前对病情进行诊断并制定急救方案,从而为患儿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及时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

5G+智慧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数字密码”

在上海市浦东宣桥腰路农业基地,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联合上海清美集团和武汉大学打造的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在一大片农田中显得格外醒目。一旁的基地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笔者,在电信5G+MEC网络的帮助下,该基地实现了对水稻和蔬菜种植过程的一体化智慧农业管理。

据李先生介绍,这套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依托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5G网络,能够对农业生态中的各关键因子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人监测,实现对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智能感知和精准管理,为农民提供种植决策支持及风险预警和农产品品质管控。

“利用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管理平台能快速评估水稻生长状态,并精准判断病虫害、水稻生长情况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然后制定最优的灌溉方案、施肥方案和病虫害管控方案,让农业生产摆脱传统的粗放式耕作模式,在减少农民工作量的同时提升了水稻产量和质量。”李先生高兴地表示, “就拿最常见的农田施肥来说吧,以前大家对施肥量多少心里没底,一般都是凭借经验‘毛估估’。但如果施肥太多很容易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而施肥量太少的话产量又会受很大影响。现在有了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整个示范区的水稻需水和营养状态有了数字化的支撑,管理平台还可通过实时控制灌溉与施肥设备,自动关闭阀门和水肥机,实现对农田的数字化精细管理。”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增收”,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未来上海农业的发展有望实现数字化精确调控管理,从而为上海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数字化动力。

除了提升农业耕作效率外,5G技术还帮助上海的优质农产品实现了精准溯源。李先生表示,长久以来最令消费者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优质农产品的辨别和溯源。“像南汇水蜜桃、清美大米这样的优质农产品,其品质与产地和种植户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光凭农产品的外表很难分辨真假。而防伪标签、防伪包装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从而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优质产品的大范围推广。而借助于5G技术,农产品可以实现数字孪生和精准溯源,从而彻底解决这一困扰农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据悉,基于电信5G技术开发的农田数字孪生系统,能够零延时地将示范区农作物的图像和传感器数据传输到室内,让种植者足不出户也可直观浏览作物生长状态和示范区所有信息。而最终摆在清美食品货架上的大米,未来市民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溯源,确保自己买到的农产品货真价实。

5G智慧农业作为科技+现代农业的最佳载体,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相信在浦东宣桥腰路农业基地的示范效应带动下,在不远的将来绿色化、标准化、智慧化将成为上海农业发展新趋势,通过5G技术对产业链种植、管理、收割、仓储、销售的全流程重塑,为我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插上“数字化翅膀”。

5G+智慧党建,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在5G+VR的帮助下体验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在5G+VR里真实地感受红色圣地革命岁月的激情……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5G+VR技术正多层次、多方位地融入党建,通过不断探索和挖掘智慧党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党建工作的数字化转型,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依托大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的电信5G网络,学员们佩戴VR一体机,即可身临其境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打破传统体验式红色教育的时空限制和枯燥性,让红色教育真正做到‘入心入脑’。”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相关负责人向笔者表示,通过5G技术打造的视觉、听觉等多维度立体化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体验,可以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生动,也更容易被学员接受。

利用5G+VR技术制作的VR党建内容,结合视频、动画等形式吸引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结合游戏化的互动体验增加群众对党的认识和理解。用户可以以第一人称体验冒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取泸定桥,沉浸式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提高群众对

资讯
产业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