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海豫扬帆∣周口港沈丘港区:向海而兴 再造“黄金水道”
河南新闻广播| 2023-03-23 19:52:4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付艳波

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坐落在沙颍河畔的周口港沈丘港区,是河南再造“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桥头堡”。随着“两河两港”项目建设,周口港沈丘港区重新焕发活力和生机。

3月中旬,在周口港•沈丘港区刘集作业区码头,抓料机正在进行铁矿粉接卸作业。这些通过水路运送过来的钢铁生产原材料,被源源不断地送往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提供高效、环保、节能的物流运输。

“水运对企业的降本优势是比较明显的。目前,我们铁矿石铁矿粉的水运的比例,已经从40%提高到90%。“安钢周口公司综合经营部经理艾硕介绍,以前铁矿石铁矿粉从连云港火车运输到沈丘的价格是127块钱/吨,而从连云港水运到沈丘的价格为61块钱/吨。今年2月份,每吨原料的平均水运费用更是降到了45元/吨,为企业降低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周口港•沈丘港区刘集作业区总体规划26个1000吨级泊位,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亿元,新建4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吐吞量440万吨/年。自去年12月一期项目设备重载调试并试生产以来,刘集作业区码头已完成接卸量30多万吨,主要为安钢周口公司原材料铁矿石、铁矿粉,以及水渣、粮食等社会货源。

河南豫东深安港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经理焦小齐介绍,目前,刘集作业区码头正在建设带式输送机,将与安钢周口公司原料厂形成无缝衔接,每小时运送原料可以达到2500吨,极大提高运输效率。

奔流东去的沙颍河,目睹了昔日“周家口”舟楫云集的繁华、曾一度断航的沉寂,以及如今作为河南内河第一大港的复兴。依托安钢产能扩大和重大产业引进,港口计划在一期下游新建7个1000吨级泊位,分阶段建设堆场,年设计吞吐量约770万吨,配套安钢一期二步建设、一阶段铁水联运及社会货源。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二期建成后年吞吐量达到1200万吨,实现铁、水联运,全部泊位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到3000万吨。

“远期建成以后,周口港•沈丘港区刘集作业区主要服务安钢原料进厂、产成品出口,服务于沈丘港口物流园区引进的相关产业大宗物资进出口的物流需求,也满足当地社会货源,例如建材、粮食等的中转服务。在港区里打造铁水联运,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资源地的煤炭通过沈丘港下水,转运到长江中下游,辐射长三角,形成一个通江达海的经济运行模式。”河南豫东深安港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震新介绍。

一组组增长的数字,一条条开拓的航线,是周口航运迅猛发展、临港经济加速腾飞的真实写照,也是我省深度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生动实践。杨震新表示,随着安徽江淮运河的建成投用,不久的将来,周口的船舶从淮河进入长江主航道,可取道安徽寿县,由芜湖直接入长江,节省路程400公里,极大提高航运的率。

资讯
产业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