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推荐:中国首个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在珠海建成
扬子晚报| 2022-12-28 13:01:01


(资料图)

番禺34-1平台全景图(央广网发中海油深海公司供图)

央广网珠海12月27日消息(记者王雪薇通讯员甘丰恺)助力保供粤港澳大湾区,中国首个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在珠海金湾建成。

12月27日,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珠海金湾高栏终端天然气处理工艺数字孪生示范项目投入使用,这也是中国首个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标志着气田智能化建设已逐步从“地上”走向“地下”,是南海气田运营提质增效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据悉,气田数智化系统相当于气田的“中枢神经”,可根据下游需求进行智能化科学配产。此次投用的“地下数智化系统”,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尚在“地下”的天然气资源,提前进行勘探、开采、运输等环节的科学规划。

传统的气田,采用油藏、采油、集输三个工程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常常会导致效率低、配合度低,且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准确找到根源。在珠海金湾高栏终端,气田研究人员首次将油藏、井筒、管网进行耦合,打造形成了国内首个“地下数智化”系统。

该系统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对气田开发全过程进行分析、预测、诊断,优化生产和决策。这意味着,新系统不仅能满足下游多变的供气需求,又能同时兼顾气藏、单井井筒、管网、终端设施的限制条件,实现气藏开发指标最优化预测、气田群协同生产分析、海管流动保障实时监测、设备故障预警等多项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地下智能化系统”目前已应用在气田群产量联动优化、降压开采方案研究、调整井挖潜等工作中,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安全性,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在增储上产、节能减碳方面效果显著。

据介绍,该系统的不断优化提升,将有助于提升气田产量、提升珠海天然气登陆转运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大湾区工业、商业和城镇居民用气需求。

资讯
产业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