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意: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相关资料图)
2、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3、原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朝代】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扩展资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
6、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7、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8、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9、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10、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11、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12、大意: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13、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14、原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朝代】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1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6、扩展资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
17、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18、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19、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20、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21、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22、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2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4、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25、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秋天绽放的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26、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2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8、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29、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秋天绽放的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30、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31、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秋天绽放的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