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11月10日电 (王华 邓泳怡)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10日举办“动物吃得好”主题科普活动,其间,中国首例人工繁育濒危物种黑腿白臀叶猴亮相。
活动中,保育员为大食蚁兽、黑腿白臀叶猴、东部灰袋鼠、细尾獴宝宝们现场制作丰富美食,并分析食材营养成分、测定农残,让游客了解动物食谱及制作过程,近距离观察动物幼宝们进食。
随后保育员推出“惊喜”——还在育幼箱中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这是中国首例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首次对外亮相,只见猴宝宝拥有蓝灰色的小脸,大大的眼睛,灰色的体毛、黑色的双腿以及白色的臀部和尾巴,体色很是丰富。
据介绍,这只猴宝宝出生于2021年7月9日,已过百天,还在喝奶与固定食物转换初期。喂奶前,保育员先用洁净的温水为猴宝宝清洁口腔,以维持猴宝宝消化道微生物环境稳态,避免肠胃疾病。猴宝宝喝的奶粉也不简单,长隆动物保育团队在人工乳中加入活性乳糖酶及母体肠道消化酶,避免猴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症。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保育专家陈思明表示,由于濒危物种黑腿白臀叶猴幼崽存活率较低,且相关研究和成功案例也很少,为保障猴宝宝成功存活,保育员们借鉴食性相近的川金丝猴的育幼经验,摸索出一条白臀叶猴科学保育道路。
资料显示,目前白臀叶猴已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上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野生数量不足1000只,多种因素导致其数量不能自然恢复,只能通过人工干预。
据悉,广东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掌握来自亚洲、中南美洲、美洲的各种濒危猿猴物种的保育技术,突破金丝猴、狨猴、长臂猿等动物的保育技术难题,育有种类数量全球第一的灵长目动物保育种群。
另据新华社报道,11月10日,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箱内。当日,国内首例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与观众见面,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出生于今年7月。由于黑腿白臀叶猴幼崽存活率较低,国内相关研究和成功案例极少,为了保障猴宝宝成功存活,研究中心保育员借鉴了食性相近的川金丝猴育幼经验,针对叶猴特殊的生理结构和消化方式,摸索出了一条白臀叶猴科学保育之路。
白臀叶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野生数量不足1000只,多种因素导致其数量不能恢复,通过人工干预让其数量增加是目前相对有效的方法之一。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10日,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员给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喂奶。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10日,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箱内吮吸拇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10日,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员怀抱中四处张望。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10日,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箱内吮吸拇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10日,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箱内玩耍。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10日,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箱内休息。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10日,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与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员对视。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10日,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箱内休息。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