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的“集大成者” 国际会议中心8月底竣工
太湖明珠| 2023-06-14 11:13:56


(相关资料图)

昨天,智能建造绿色示范观摩会在无锡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记者来到万人会堂先睹为快。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体会场,会堂在建造过程中创造了三项应用纪录,成为智能建造的典型代表。目前国际会议中心项目正处于室外景观的施工阶段,预计今年8月底竣工。

万人会堂有颜值更有内涵

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位于震泽路和清舒道交叉口西南侧,毗邻尚贤河湿地,总建筑面积11.9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项目总体定位为国际顶级的会议综合体。作为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永久会址,项目主要由多功能厅、大会堂、报告厅、会议室、办公场所,以及附属湿地公园组成。

国际会议中心里面,有万人会堂、中央大堂、大会堂三大主要空间。其中万人会堂区域是国内最大的单体会场,美观大气,吊顶由一个个三角形组成,整齐又富含几何美学。这个会堂不止颜值高,还拥有三项高新数字化技术与先进智能作业装备应用创新纪录,分别是世界第一的“27米超长墙板”,国内第一的“26平方米超大吊顶模块”和国内第一的“17米超高隔断”技术创新及应用。

在做超大规模吊顶模块时,项目团队采用了高精度测量,对万人会堂整体结构进行了三维扫描作业。而且采用智能化设计、数字化放样、模块化安装和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了毫米级的精度。“项目缩短了40%以上整体安装工期,同时实现了零损耗及零返工。”

万人会堂的超高静音隔断,从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至运输安装,也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隔断的抗拉荷载试验和耐火极限等为同类产品最高水平。

智能建造的“集大成者”

据了解,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属于装配式建筑,为钢混结构,整体预制装配率达52.1%,其中主体结构预制构件的应用占比29.3%,并采用装配化装修。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使用数字融合赋能,应用了喷涂机器人、提浆收光机器人、四盘磨光机器人、激光摊铺机及驾驶型抹平机等智能化作业装备。同时,项目采用了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绿色建材、雨水回用,高效节能水泵和风机、智能能源管控平台等绿色建筑措施,比同类会展项目节能2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指标要求。项目一期还未完工时,就揽获12项涉及绿色施工、安全施工、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省部级、国家级奖项。

市住建局局长陈雪峰表示,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突出以建筑工业化为方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技术支撑,多种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全程加持,并辅助全过程智能施工管理,集中反映了当前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和理念,是智能建造的“集大成者”,也是智能建造理念在无锡的实践成果。项目负责人陆晓平介绍,目前项目正处于室外景观的施工阶段,以及室内装修的收尾阶段,相关机电设备正在进行综合调试,项目预计今年8月底竣工。

当下,智能建造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需。近年来,无锡制定出台了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到2025年建筑产业实现工业化升级。目前全市已形成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机制,以装配式为代表的建筑面积比例稳步提升。去年新开工382万平方米,占比达42.5%,在BIM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全市共有国家和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点102个,种类与数量在省内居于领先。

资讯
产业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