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理念和技法之一, 《园冶》里讲“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
园子虽空间有限,但只要借得巧妙,就可以拥有无尽之光景。
“远借”者,如苏州拙政园的倚虹亭
【资料图】
迎面是舒展的水面,视线掠过曲桥、方亭,不远处一座玲珑宝塔露出大半个身段。这璀璨之塔,倒映池中,有朦胧的“远”,有塔顶的“高”,还有倒影的“深”,借景一塔,满园皆活。
“近借”者,如沧浪亭的花窗。
沧浪亭以一道复廊(里外都有通道)做围墙,复廊壁上镶嵌各式各样的花窗。走在园内,可见园外碧水荡漾;走在园外,亦可观园内古木假山。内外互借,融于一体。
这是古典园林巧妙借景的典型佳例,点明了,哪个不惊讶赞叹。
中式庭院设计讲究”步移景异,一步一景“,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做出丰富的景观效果?
运用借景的方法来达到造景的需要。
通过借景这种手法,我们可以把庭院内外的那些优美的景色引入到庭院中来,让我们在庭院中不但可以欣赏到院子内的景色,还可以欣赏的院子外的景色。
利用附近的景物,组合在视线画面中
当空间狭小时,月洞门、漏窗景墙、风雨廊与植物的结合,看似空间被压缩了。当行走其中时,遮遮掩掩的效果,反而让你有种”景中有景,园中有园“的效果。景物之间相互借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浑然一体。
借助水面、镜面映射与反射进行构景
现在的花园比较小,那么设计时尽量让水面大一点,会凸显空间的宽阔。例如网师园中部的彩霞池,面积不足一亩,但周边景点建筑尺度搭配得当,元素比例得体,建筑虽多但不觉其密,池不足亩而不觉其小。园中山水,便全集中在此了。
学会“借景”,让庭院融入自然,静坐其中,偶闻鸟鸣,留给心境一片自得其乐的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