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的人类“黑科技”,“空气变馒头”必须算一个。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宣布,已经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此消息一经发布引发广泛关注:人工合成淀粉,是重大进展还是“水变汽油”?还有人调侃,既然空气可以变馒头,那么,喝“西北风”真能喝饱了?
今天,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推出沉浸式“前沿科学课”第一期,关注这一主题。在这里,中学生走进“人工合成淀粉”的实验室“现场”,和科学家面对面对话,触摸“二氧化碳变淀粉”这项最前沿的科学发现。
面对人工合成淀粉的突破,中学生有哪些奇思妙想?科学家又如何趣味作答?快看看第一期前沿科学课吧!
节目中,蔡韬老师演示淀粉遇碱变蓝的过程
事实上,蔡韬老师及其团队6年只做了这一件事,整理了三十多本笔记。6年磨一剑,终于实现了“二氧化碳变淀粉”的“魔法”。
今天的“前沿科学课”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我们对科学的追问,并不会就此停下。